
大伯种40亩红薯,两个儿子不回来帮忙收割,6个战友带帐篷来帮忙
作者:肖寒先生
图片:来源于网络,侵删
父亲生病一个多月来,我和妹妹寸步不离,虽然工作繁忙,可在笑道这块马虎不得,父亲总是说:“我就这样了,都60岁的人了,看着你们两个孩子成家立业,已经很知足了,去忙自己的吧,我这死不了也活不好,总不能耽误你们挣钱。”可我知道,父亲是心疼我和妹妹,当然希望我们陪伴在身边。
人老了,对儿女陪伴的渴望,是不会说出来的,哪怕作为子女的你,一无所依,父母不会嫌弃,反而会心疼,省吃俭用地想给你帮忙,但他多么渴望你在事业上取得成功,家庭上和和美美。
我父亲是一个老实人,一辈子以种地为生,村里人都去外面打工,父亲一句:“我受不了别人管教,挣得不多,还要受气,这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干的。”的确,父亲一辈子没有给人打过工,哪怕是村里人盖房子,父亲也不要一分钱报酬,他觉得,人活一辈子,可以为社会做不出贡献,但也不能有害人之心,不能拖累孩子。
老家襄阳这一代的人,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几十亩田,我家也不例外,有差不多50亩地,但因为父亲这两年身体不好,所有的地都给了大伯,而已经65岁的大伯,和大娘两个人种120多亩地,除了他自己地,还种着我家和三叔家的地。
大伯人高马大,干活利索,为人仗义,方圆十里都知道我大伯这个人的人品很好,但他也很累,两个儿子只相差一岁,小时候都不好好读书,长大了虽然在外面事业发展得也还行,但对于一个父亲来说,儿子有本事自然高兴,可想到儿子要娶媳妇买房子,压力也是感到很大。
大伯年轻时,除了要在老家种地,农闲的时候还要去打工,当然也不会走远,基本上都是在县城周边。说实话,大伯家的生活一直过得比我家和三叔家要好,主要是大伯和大娘两个人都勤快,平时也很节俭,基本上没什么花销。对于大伯来说,一辈子不沾烟酒,这就省下很多钱。
一个人的一生,真正感受到幸福是在中年之后,比如我父亲45岁那年,我和妻子结婚,当时大学毕业才一年时间,24岁的我结婚后,在省城打工,此时妹妹也即将毕业,基本上爸爸只需要管妹妹一个就行。
当然要感谢我妻子和岳父母,因为结婚的时候一分钱彩礼都没有要,还陪嫁了十几万,让我们在省城买房。虽然我和妻子挣得不多,但只要努力,日子总会越过越好。
人生,兜兜转转总会在某一天回到原点,很多时候,我都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旅行,不管你在什么地方,在什么样的时间,只要还在为生活努力,最终的归宿就是“家”。我父亲没什么本事,不出门打工,所以靠种地只能糊口,好在我和妹妹还算是努力,我本科毕业在一家公司一直工作至今,妹妹师大研究生毕业,当了一名教师,也算是安稳。
大伯家的光景,慢慢地就变得没落了,时代变了,再加上两个儿子虽然不是那种惹是生非的人,可也不会攒钱,属于挣多少花多少的人。
堂哥和堂弟这些年很少回家,一个在海南工作,一个在广西工作,隔着千里路,至于到底过着什么样的日子不知道,早些年还向我借过钱,当然后来也没有还,对我来说,堂兄弟也是亲人,三五千元不值一提,只要兄弟能把日子过好,就值了。
每年,我回老家两到三次,每次回去都是提前给父母打电话,而父亲每次都会叮嘱:“回来可别空着手,给你大伯和三叔带点礼物,常年在外,但也要懂得礼数。”
其实在父亲的心目中,哥哥和弟弟都是至亲,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那种,兄弟三人的关系也算是不错,一辈子没有红过脸,有什么事情也会坐到一起商量着解决,当然这种兄弟情义,也只是留在父辈,到了我们这一代人完全不同,和堂哥堂弟们的关系只是打个照面,平时没事也不会联系。
如今大伯老了,一个人种一百多亩地,属实不易,可他没办法,两个孙子要结婚,堂哥和堂弟没攒下钱,最后还得指望大伯。每次回去看望父亲,第二天肯定会去大伯家吃饭,这个时候父亲兄弟三人坐到一起,说是给我接风洗尘,说白了还不是教我如何做人。
在大伯的心里“志军是个有良心有孝心的孩子”,每次得到大伯的夸奖,心里美滋滋的。的确,大伯为人处世的风格带给我不少帮助,从小耳濡目染,也学到了不少察言观色的本领,在未来的工作中,带来大多好处。
今年大伯家种了四十亩红薯,原本他只是种小麦、稻谷、玉米这三种,因为现在都是机械化,也很轻松,可今年种的红薯多,需要一个个从地里挖出来,很不容易。要说大伯的收入,一年也有三四十万,但他根本花不了多少钱,基本上都是给儿孙攒着。
毕竟大伯已经65岁了,不再年轻,大高个子也弯了腰,说明真的老了。
我因为给孩子迁户口回老家办事,正好遇到大伯家收获红薯,大伯和大娘天不亮就到了地里,中午都是在地里凑合着吃一口,喝点热水,我问大伯:“每个大哥和三弟打电话回来帮忙啊,他们这个季节不是比较空闲吗?”
“哼,电话打了四五次,每次都是忙,压根就不想干这些活。”
原本打算办完事就回省城,但看大伯太辛苦,就跟父亲说帮大伯干两天活再回去。我干活的第一天,大伯家来了客人,那个时候已经快到中午,大伯回去招待客人,我和妈妈依旧在田里干活。下午三点多的时候,大伯家的客人也过来帮忙,大伯说:
“生了两个儿子,不如我的老战友,知道我忙不过来,还特意来帮忙。”
原来这6位叔叔是大伯的战友,主动过来帮忙采收红薯,他们的战友情谊让我羡慕,可我已经没有机会去当一名军人,拥有战友了。
虽然只是帮了两天忙,但我心里很开心,能够给长辈做点事情,是我们晚辈的福气。
